詐騙詐欺罪
遇到詐騙時,民眾往往因為深陷恐懼導致判斷能力產生錯誤,例如接到電話對方聲稱他是檢察官並且告知涉及民事或者刑事案件,但是如果立即匯款到指定帳戶,可以幫助免除訴訟上義務;或是假交友真詐騙,在與民眾以網路平台交友聊天後,聲稱若要見面就先幫其購買遊戲點數.
上述都是典型的詐騙手法,民眾如有相關問題可參考本網站文章,也可進一步諮詢。
常見問題
QA
詐欺罪的定義是什麼?
依刑法第339條規定: 「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」。
詐欺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?
A. 詐欺行為人使用詐術
B. 被害人陷於錯誤
C. 被害人處分財產
D. 被害人整體財產確有損失
對方隱瞞應該告知我的事情,可以構成詐欺嗎?
如果當事人確實有應告知義務,卻以隱瞞方式不告知的話,也算是構成要件中使用詐術的一種而可能構成詐欺罪。
法律程序
process
一審
二審
三審
刑法第376條規定,若第一審法院所為無罪、免訴、不受理或管轄錯誤之判決,經第二審法院撤銷並諭知有罪之判決者,被告或得為被告利益上訴之人方得提起上訴第三審
相關知識
CASE
相關案例分享
CASE


【減少價金案例】花1000萬買房子卻要花70萬修繕漏水?
今天的案例是減少價金成功案例,分享一位當事人以1000萬金額購買房屋卻發生漏水的問題,嚴重影響居住品質,在一來一往的溝通中也產生了許多的狀況,如何透過法律來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呢?一起看下去!

【酒駕公共危險案例】酒駕後逃逸該如何處理?
相信大家都知道飲酒後不可再有駕駛或騎乘的行為,這是保障自己安全也是保障他人安全的最佳作為,但若是酒駕後造成公共危險該怎麼透過法律妥善處理呢?今天帶您看若是涉犯了酒駕公共危險罪可以如何進行法律主張。
995律師團隊服務全台
台北、新北、基隆、宜蘭
桃園、新竹、苗栗、台中
桃園、新竹、苗栗、台中
彰化、南投、雲林、嘉義
台南、高雄、屏東、花蓮
台東
995律師 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
- 防詐騙165
- 隱私權政策